芦苇文学评论 | 那不属于他的阳光

那不属于他的阳光

——读纳博科夫小说《土豆小矮人》

(加拿大)芦苇

 

纳博科夫是一位在语言游戏中玩得忘乎所以的大师。

我读他的小说时常想起他老年时的一张相片:他头戴一顶白色贝雷帽,身穿一件深蓝上衣,右手握着一张白色捕蝶网,左手插在腰上,眼神犀利,嘴角的一撇淡漠显露出胜券在握的自负。那一刻,他正要去寻找他的蝴蝶。瞧,他就是那样着迷于捕捉的人。他把对命运的忠诚只交给他的笔。落笔无悔,繁华无迹,只有心碎的忧伤化作所有概念和真理背后的娓娓细语,飘荡在彩蝶飞舞的乡野之间。那就是他的慈悲。

这是一篇格调哀婉的小说。小矮人弗雷德那颗卑微的心充满无奈的颤动,一段缺乏滋养的单恋折磨了他很多年,这大概也是纳博科夫心目中最无意义的爱情了,因此小说家为这次的爱情设计了一个毫无意义的结局。我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小说家手中的“魔笔”,我们为他笔下人物的命运感到揪心、不忿,对世上竟然发生过这样与爱情无关的“爱情”而感到绝望、空虚。有时候,人们对弱者的欺凌不知不觉,甚至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赏玩弱者的尊严而不自知。弗雷德虽然是个侏儒,却在内心涌动的情感暗流中拼尽全力,他渴望在精神上成为一个正常男人,但人们普遍轻视他,认为他不配得到“正常”爱情。

他的故事也是那些不甘命运所赐而幻想奇迹的小人物的故事。

《土豆小矮人》这个小说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一个弱者如何因为一个虚妄爱情而白白丢了性命。

故事从弗雷德解说自己的身世开始。他出生于1900年前后,出生前,他那喝起酒来像巨鲸的裁缝父亲给一个蜡像娃娃穿上了男孩长裤型的水手装,并将其塞进太太的被子中,弗雷德说:“这样一来,我不早产才怪呢……这显然就是我如今这般模样的神秘原因——”小说家还轻盈地写道:“每次说到这里,弗雷德·多布森总是无可奈何地伸出两只小手一摊。”这个开头如此引人入胜!纳博科夫一下子就抓住了我们的注意力。弗雷德的自嘲和吹牛都惟妙惟肖地展现了他的内心活动。

弗雷德在英国伦敦的一个马戏班里当侏儒演员,因鼻子肥大而被人戏称为“土豆小矮人”。脾气温和的他待人友善,举止从容,歌声动听,舞步优雅,经常在欧洲大陆的各主要城市演出,深受观众喜爱。剧场成为“家”,他在每一个舞台上绕着场子跑……虽说攒下了不少钱,但他却没有真正见识到世界的缤纷色彩。纳博科夫这么描写小矮人的体会:“保留在他记忆里的只是冲着他哈哈大笑的深渊,无名无姓;散场后便是清冷的夜色,温柔迷茫,就好像你离开剧院之后台下那片空荡荡的深渊。”

二十岁的弗雷德外表看起来只像一个八岁的男孩,可他却有一颗渴望奇迹的正常男人的心。有一次,两位女演员半裸着身子挑逗他,搔他痒痒,他控制不住地扑到其中一位女演员的身上,却被刚进门的一个男演员发现,这个男演员像扔一只猴子一样,把弗雷德扔了出去。弗雷德受了伤,被魔术师肖克发现。肖克是弗雷德的舞台搭档,颇有诗人气质。肖克提醒搭档,不要幻想和“正常”女人亲热,还不如找个女矮人调情更为现实呢!弗雷德既生气又无可奈何。肖克同情弗雷德,就抱他回了家。肖克太太诺拉对丈夫不大满意,夫妻俩的关系模糊难辨。丈夫不分时间场合地卖弄魔法和聪明,神出鬼没,诺拉非常恼火却又无计可施。魔术师丈夫就像谜,深藏着她所无法了解的秘密。没有孩子的她对弗雷德的突然出现深感惊喜,她像妈妈一样照顾受伤的弗雷德。次日,肖克离家工作后,诺拉给弗雷德烟抽,并让他讲述自己的经历。弗雷德对诺拉产生了信任和好感,就字斟句酌地讲起自己的舞台和生活经历,他神情中的庄重、冷静与娓娓动听的声音打动了斜躺在沙发上的诺拉,她突然萌生出一个报复丈夫的诡秘念头。她平日里无所事事,因为无聊和掌控不住丈夫的心灵而变得郁郁寡欢。弗雷德的出现令她心中窃喜,以为找到一个报复丈夫的好办法:她将拥有一个“秘密”,这个词将不再独属于她的魔术师丈夫。她轻而易举地引诱了弗雷德,并与之交欢。

可怜的弗雷德!他哪里知道一个女人如地狱般黑暗的心!离开诺拉家后,他觉得整个世界都变了,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变了。的确,从那时起,他的人生就变了。

弗雷德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快乐。事实上,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的性经历。弗雷德尝到了爱情的滋味、女人的滋味。他感觉自己因为进入“正常”女人的身体而终于跻身于“正常”男人之列,他不再是一个侏儒了。是啊,爱情与幻觉何其相似,它既可以让人长高,也可以让人变美,最妙不可言的是,它让人觉得自己是恋人眼中的全部世界。弗雷德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他发现街上洒满了阳光。他在舞台上时常躲进暗箱,听着台下观众发出欢呼声,对于习惯了那份黑暗的他而言,这可算是短暂人生中的第一道心灵阳光了。

他以为诺拉爱上了自己,就天真地以为,自己负有“骑士”之责,必须像男子汉那样守护爱情。他找到酒吧里的肖克,吞吞吐吐地向肖克解释,肖克却心不在焉地告诉他,将举家迁往美国。肖克回家后继续以魔术捉弄妻子,并告诉妻子,他已知晓她的不忠,决计以死惩罚自己。他装作中毒已深,即将告别人世。诺拉一开始并不相信,对丈夫冷嘲热讽,后来又信以为真,吓得大哭,并立即打电话求救,她绝望地发现,自己对丈夫的爱胜过一切。肖克确认了妻子对他的感情后,立即恢复常态。夫妇俩随后去了美国,继续过着难以靠近却又难以分离的“正常”夫妻生活。

可怜的弗雷德对这一切毫不知情,他也不知道诺拉只是随意地利用了他。他给诺拉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再不像从前那样生活下去了。你知道每天晚上一大帮俗人看着你心爱的人前仰后俯地大笑,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吗?我这就撕毁合同,明天走人。待我找到个僻静的安身之处,就马上给你再写一封信,那时候你也离婚了,我们便能相爱了,我的诺拉。”

诺拉回了信,告诉弗雷德,那一天的事情只是一场误会。收到信后,弗雷德第一次犯了心绞痛,从此,他的心脏就有了问题。

弗雷德辞去工作后回到了故乡德劳斯——英格兰北部的一个小镇。心如死灰的他与爷爷一起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他一直没舍得销毁诺拉的信。小说花很大笔墨叙述了弗雷德回到故乡以后的生活:平淡,忧伤,如死水一般,一无所求,毫无希望,只为度日罢了。正当他渐渐忘却旧日伤痕时,曲折又起。在弗雷德回到故乡八年后,诺拉突然敲开了他家的门。

“阳光倾泻进来。一位高个子女士,一身黑衣,站在门口。”弗雷德的心里又一次见到了充足的阳光,依然是因为诺拉。

诺拉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那次与弗雷德的交媾使她怀孕生子。

于是,“小矮人怔住了,盯着一扇小窗,眼神火一般映在一只深蓝色杯子的侧面。一丝惊讶羞涩的微笑在他的嘴角闪烁,接着笑容扩散开来,笑得两颊通红发亮……霎时间他明白了一切,明白了生命的全部意义,明白了他多少年来的痛苦,明白了映在杯子上的那扇明亮的小窗。”

弗雷德立即原谅了诺拉的无情,诺拉为了让儿子长大而躲避着他的自私自利,他不介意。他很清楚,自己的侏儒形象会伤害儿子的自尊。当他从诺拉口中得知儿子一切“正常”时,如释重负。他眼里闪耀出热烈光芒,央求诺拉无论如何安排一次自己与儿子的会面。

诺拉说好。

诺拉走后,弗雷德一动不动,生怕任何一个动静都会打碎他那颗“完整的心”。但他随即意识到,忘了问诺拉她的英国住址了。他知道,诺拉需要步行一段时间才到火车站,便决定跑起来追上她。他从前擅长在舞台上奔跑,这可不算一件难事。他冲进卧室,精心打扮了一番。他穿上最好的衬衣,套上在巴黎定做的西装外套,戴上多年未曾碰过的圆顶礼帽,像要赶赴一场盛大演出。他指望追上诺拉后,能直接跟她回家去看一眼儿子。这段描写堪称经典。镇上的人从没有见过小矮人的这种舞台形象和他那激情难耐的小跑模样,人们跟随着他的情绪,整个城市陷入了狂欢。精彩的“马戏表演”惊醒了德劳斯这座终年昏昏欲睡的城市:“镇上所有的狗都醒来了,在乏味的教堂里做礼拜的教众也忍不住听起狗叫来,还有吆喝狗的煽动声。跟在小矮人后面的人越聚越多,渐渐把他围了起来。大家都觉得这简直是一流的侏儒表演,不要钱的马戏,电影拍摄的现场。”

弗雷德越跑越快,即将见到儿子的喜悦让他激动不已,心脏像要跳出身体。当他终于追上诺拉时,“他终于看见她的黑长裙。她沐浴在阳光里,沿着一堵砖墙慢慢走。”

每当诺拉出现的时候,弗雷德就能够遇见阳光,令人惋惜的是,这是弗雷德心灵中的最后一道阳光,同时也是他眼中的最后一道阳光,他生命中的最后一道阳光。昙花一现的幸福就这样以一束阳光的热度支撑着弗雷德,直到最后一刻。

见到诺拉的那一刻,极度幸福的弗雷德心脏病发作,倒地身亡。诺拉眼见着弗雷德在她眼前倒下、死去,并没有感到很伤心,她更担心自己在一个陌生镇子里的安全,她需要脱身。

最后的结尾令人不得不佩服纳博科夫的手段。诺拉对着包围她的人群说,她的儿子几天前就已经死了。

诺拉对弗雷德无情无义。当她发现怀上弗雷德的孩子后,从未想过应该告诉他,她不愿自己的家庭幸福被此事困扰,一直到孩子去世,她才想起来应该告诉弗雷德。然而,当她准备和盘托出时,弗雷德眼里的光芒却又令她心生不忍,她决定继续隐瞒真相。

如果诺拉在弗雷德家里就告诉他这件事,他在伤心之后依然可以麻木地活下去。可是命运安排了一个玩笑,在数年的平静之后,弗雷德死于这一次的“狂欢”。

命运变幻莫测,只有纳博科夫是不可战胜的。

弗雷德对受挫爱情的惆怅情绪贯穿了这部哀婉小说的始终,直到文中结尾,由诺拉说出他们的孩子已经死了,才令我们于惆怅中震惊于弗雷德之死的毫无意义。比结局更重要的,是感受小说家行文的过程,在阅读中一直吸引我们的,是纳博科夫的语言。那从未松懈过的、富有内在冲击力的强烈情感经由纳博科夫别具匠心的细节剖析,创造出一个善良的可怜人的形象,弗雷德孤独无助的孱弱一生在魔法师笔下变得波澜起伏。命运不曾眷顾过弗雷德,他在舞台生涯中始终面对着深渊微笑,他唯一感到被上天垂怜的一次,就是遇见诺拉,但那一次的眷顾却又最终将他推向毁灭。还有哪个小说如此精彩地描写过一个马戏团侏儒演员在幸福突然降临时的那份狂乱、心慌和幸福?我是纳博科夫小说的热爱者,我在读完这个小说时,眼前反复出现弗雷德在惊喜和不安中一路狂奔、并带动整个城市一起奔跑的那一幕情景。我感觉自己也听懂了纳博科夫在蝴蝶丛中所发出的细声细语,无论他看起来多么高冷,他的写作主题和愿望都离不开对孤寂心灵的柔声安慰。

纳博科夫对这个世界的人道关怀是通过对死亡的残酷揭示来实现的。

 

——发表于201985日北美《侨报》“文学时代”

——————————————



《异乡人之书——芦苇散文集》已于2022年8月16日在美国出版,全球发行,可在全球亚马逊和各大书店下单购买。

——请到以下的亚马逊站点购买《异乡人之书——芦苇散文集》纸质版和电子版)

【注:以上链接仅供参考,请根据您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在全球Amazon Sites中搜索书名“异乡人之书——芦苇散文集” ,即可查询该书的相关信息并下单购买。】

——《异乡人之书》(纸质书)已在英国的 Book Depository上架,全球免邮费。

——《异乡人之书》(纸质书)已在美国 Barnes & Noble 书店上架,请查询分店库存或下单后到店里领取。

——其他可购买《异乡人之书》电子书的一些链接:
 Kobo    Scribd   Indigo   PChome 24h书店(台湾) 

欢迎访问芦苇的个人网站了解更多作品信息: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芦苇评论 | 一个人的世纪回眸